【2019医药供应链大会精彩回顾】医药温控解决方案分享

孟邵东  厦门浩添冷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以下是孟邵东先生在2019中国医药供应链大会暨医药物流创新发展论坛上的演讲速记,欢迎大家学习转载。


各位领导、各位新老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向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技术锁温释放冷链成本高压的题目,我们浩添冷链是一个综合以技术研发生产为主体的公司。我们下设卫后埭物流冷链有限公司是在落地我们的产品技术研发进行综合冷链服务的公司体系。

我今天对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分享,一是在精准控温下成本高的痛点,二是锁温技术泛指的特点和优势,三是如何做到无断点冷车配送,四是无源普运冷链零担的优势。

第一方面,今天提到了《药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这给我们增加了很多管理规范和动力,以及包括为下一步我们如何在医药冷链三方运输,以及在服务方面提高竞争力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样的挑战重点在于如何从技术能力和自身能力以及自身服务方面来提高竞争力,冷藏车的运输是冷链运输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所有的三方冷链,有冷藏车,就可以做冷链运输,冷链运输通过竞争过程中不断地压低价格来实现提高竞争力,实际上就存在很多在质量上的隐患,冷藏车的运输价格逐渐压到白菜价,对于第三方冷链运输公司就承担了很多成本的压力,成本的压力越大,对于质量的管控就有缺失的隐患,无论是冷藏车运输还是无源冷链运输,温度波动是冷链运输过程中最难控制的,并且经常会出现不可控的难题。在无源控温方面存在一些特点,操作烦琐,比较难掌控,以及成本居高不下,这都成为了冷链过程中出现的痛点,还有在小批量、多批次运输过程中航空运输常常遇到的,要是有监控,我们的锂电池是不能上飞机的,需要你出验证,有些时候出了验证也不能上飞机,这些都是会干扰到我们对温度的稳定性的掌控,以及监测的特性,这些都是我们在医药冷链过程中的常见的痛点。以前做物流的企业,后来在这些年逐渐进入了冷链行业,并且也进入了医药冷链的领域,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有了冷藏车就可以全程无忧的进行不断电冷链,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不是说买了冷藏车,有了冷藏车验证就一定能够实现冷链无忧,在冷藏车达不到的地方,甚至冷藏车在全过程中,包括装车、卸车、不断开车门、配送过程中,都有冷链温度缺失和断链的可能性和风险,一些基层CDC在配送疫苗的过程中,觉得有冷藏车配送就认,认为冷藏车配送最安全,他是为了规避风险要求,对第三方物流冷链提出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往往是不合理的,这既是资源的浪费,也没有真正的发挥达到的温控安全的目的。对于整个冷链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断点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做三方冷链运输常见的一些断链问题经常存在。冷链运输中,对于温度的监控,往往注重于温度数据的真正的变化,好像是我们实际的温度测量点,是不是真正药品的温度,是不是疫苗的温度,有时候往往是分离的,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数据,在整个过程中,这个是不错的,温度是肯定的,都是合格的,但在运送过程中,有多次开车门、卸货、装货,我们看到的温度没有这条曲线,这是一种隐患和风险,它没有全程把药品和疫苗给体现出来,而体现温度点的曲线,这些都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在物流冷链运输中是常见的,不管是从冷库出来还是到装车,以及包括中间的装卸货,这些都是温度断点,大家知道并且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有可能会去过分地防范,实际上得到了比较安全的措施,比如说冷藏车加冷藏箱的运输,确实可以达到温控和防治断电的目的,但从成本上就提高了很多,比如说把一车冷藏车开着冷机加上冷藏箱确实不错,但在运输过程中,它的成本一定会很高,这样的成本面临着药品冷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痛点问题,这些问题包含我们从冷库到冷藏车,装卸货,再到不断开门,实际上就是中间有十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断链风险,还有就是在落地配送的过程中,3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有可能会出现断链的风险,还有通过干线运输过程中,从干线车转移到落地配送车辆,他的转移过程有时候是在露天进行的,它中间都会出现温度的断点,有时候通过短距离普通车辆就可以运输到达,这些时间很短,甚至有时候不需要太长时间,但这些断点包括疫苗、药品,如果全方位解决,一定会解决造成整个成本的增加和竞争力的下降,另外就是小批量、多批次运输过程中,我们知道大多数人会用控温箱进行运输,但是这种运输仍然存在着各种不可控的风险,包括运输过程中的一些时效风险、天气风险和其他的风险,这些风险都是依然存在的,如何在控制这些风险的同时,要想办法不要以最高的成本去应对,应该用比较优化的技术锁温方法来达到我们温度控制和安全冷链的目的。

我们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推出新的研发技术和产品,能够在冷链全过程中降低成本,在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逐渐的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一个是通过栈板式冷藏箱单元化护温冷链,可以使大单元变成小单元,小单元分解到短时间内脱离大单元再进行配送的方法,实现全程温控目的。长途运输通过不同的点进行补温的方法,来做到全程冷链无忧的方式,这个方式随时通过我们的云平台监测到每一个箱子的独立箱体,什么时候超温,超温的过程,以及包括有可能会产生风险的过程提前预知,当预知之后,落地之后再进行二次补温或者进行安全的存放之后,到第二天存放12小时或者24小时之后再进行配送,这个时候就达到了安全的目的。通过我们技术的研发,到达护温锁以及隔热膜多层隔热和红外线反射的材料来不断得到反射和吸收,这些材料能实现内外隔绝,能使在没有PCM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在一小时内使温度不会流失,通过这种光线反射和吸收的原理,来得到一些控制。另外,就是通过冷运车在运输过程中有断点且需要通过一些控制的时候,就用我们的护温锁的方式,实现在厚度上得到控制,厚度最多1公分,重量也就1,2公斤的情况下,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并且在配合冷藏车运输的过程中,可以运送完之后,把它可以折叠完。只有它原本体积的1/4大小。这样的操作大大降低了整个冷链运输的综合成本,另外短距离运输过程中,比如说落地配送十来个小时,我们就通过护温锁+PCM冰排的方式,在12个小时之内,基本上可以落地配送全部实现,这样护温锁的重量和冰排的回收也大大降低了配送的空间和运费的占用,这种方式都可以使我们在得到技术锁温的情况下,又释放了冷链成本的高压,这需要在解决冷链过程中既要控制技术温度,又要实现成本的释放高压,来解决成本问题,原来一个箱子七八公分厚,用了新办法之后,运送体积就大大减小了,传统的泡沫箱、保温箱没办法实现,实现的技术产品,通过技术锁温的方法能够不断地提高控温能力的同时,能够降低整个综合运输成本,通过三色冰原理,在同一冷链运输条件下的不同的温度得到控制,我们的绿色冰是低温冰,包括在零下25度,零下18度甚至是零下10度的相变点,在绿色的冰上面加上一些数字,我们蓝色是普通的冰,还有粉色冰,从0-5度,2-8度,15到25度都是通过粉色冰的标识能够实现我们的温度控制,温度控制的重要核心是PCM对它的控温的能力,箱体是对保温材料的控制,通过保温材料和相变温度的控制实现全程对于精准控温实现控制。这就是技术锁温的核心。

我们公司以厦门浩添冷链科技为技术前导,运营服务和运输的是我们的卫后埭冷链物流,我们做冷链,也是做良心的事业,通过两个法促使我们不断地做良心的事业,我们做冷链的叫卫后埭冷链,要“为后代”做好冷链,这个谐音是出自于这个目的。我们有医药运输,疫苗运输以及人体器官,人造器官运输做服务的同时,包括高端食品我们都可以达到精准控温的目的,我们公司上上下下的使命就是为公众健康保驾,为生命安全护航,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到这里。

-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我药供应链保留文章版权、解释权以及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