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先华 无锡必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以下是姚先华先生在2019中国医药供应链大会暨医药物流创新发展论坛上的演讲速记,欢迎大家学习转载。
尊敬的领导、各位行业专家大家下午好!
下面由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无锡必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新的形势下医药冷链服务创新的一些方法。无锡必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技术型公司,主要是做冷链温湿度监控产品和相关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公司,服务创新也是主要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来做。
我分享的目录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新形势下医药冷链的需求特性,第二个是新形势下冷链创新服务模式,第三个是我们必创医药冷链创新服务实践和案例,第四个是必创在医药冷链的产品和信息平台。
首先我先概要一下医药冷链在新的环境之下的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个方面,在两票制政策下,整个商业流通扁平化,环节缩短了之后,对于供应链的信息要求也变短了,透明化要求严,刚刚韩总说,GSP所有的企业肯定是都符合的,但新形势下,GSP只是一个起点,一个起跑线,如何在GSP基本满足的条件下,让供应链信息的透明、共享,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这是行业里的新的业务需求,也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其次是在两票制影响下,生产企业也纳入了GSP的管理范畴,生产企业也参与到流通、医疗机构末端的环节,生产企业在两票制影响下要求对下游的供应链信息的采集和透明化,要让它的产品从出厂到末端,包括医疗器械外资的客户要求信息开放。第三点是在批零一体化的推进下,药品零售末端数量快速增长,末端冷链管理必然纳入了企业冷链质量体系中,刚刚唐会长就说了《药品管理法》,要把药品零售末端和连锁纳入总部质量管理体系中来,这也是末端冷链需要如何去做的,也是新的业务需求。
第二个方面就是社会化物流开放带来行业的规范性和有效监管的需求,社会化物流准入带来行业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完善了医药服务网络,推动了政策落地,社会物流的规范专业冷链运作和有效监管变得尤为重要,商业协会正在推进的涉药运输企业医药物流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估标准,对于涉药物流企业反馈出来的冷链问题比较多。我们福建省领导上午也说了,我们以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开放的程度是要按照相关的GSP法规的要求去执行,对他们的信息化,资质以及他的场地面积等等有明确的要求。
监管的加强与市场竞争加剧带来冷链成本的需求。一方面政府监管尤其飞检的频繁,企业对冷链的管理投入逐年增加。另外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希望冷链设施投入减少及冷链服务成本降低,也就是好的服务和低成本,但是另外一方面,投入的增加怎么解决矛盾。
基于这样的特性,我们在公司日常经营中提出了几个服务模式,做了一些事情。一是建设和推进全程端到端的供应链一体化监测系统,也就是打造医药企业的冷链一体化平台,因为现在的企业信息督导调研还是比较严重,未来我们要把生产、流通末端环节,还有仓库、车辆、保温箱、零售末端和外部承运商冷链数据打通,在满足法规要求的同时,实现供应链体系内的冷链数据透明和共享。这个系统也要服务于大的环境,也就是国家推进的疫苗全程冷链可追溯体系,和商务部等六个部门提出的医药电商全程冷链可追溯体系等等。
第二方面,提供供应链体系内的冷链统一验证服务中心,联合商业协会和大型医药企业共同建设冷链认证服务中心和认证标准,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设备设施计量、验证报告和方案进行标准统一管理,实现实施计量及验证报告的电子化及共享互认,减少多次认证,降低整个供应链内的互认成本。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的一些技术运用的创新对于企业冷链系统的优化,诊断和风险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采用RF、4G、各类传感器等技术对企业全环节的冷链风险点诊断与预警,优化冷链作业流程,降低冷链运行风险。提高企业冷链服务质量。服务创新,一站式托管服务,对整个企业冷链设施的作用、计量、验证、企业冷链平台的搭建,服务器的托管,以及不同厂家冷链系统改建和数据整合,为企业提供统一的一站式服务,从四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
我们建立了一个冷链服务中心一是符合企业的基本要求,为企业搭建基本的冷链建设平台,二是冷链设施租用周转服务,三是冷链设施计量验证服务这些基本的服务,另外还有于服务企业外部开放、监管冷链设施统一认证、冷链数据一体化的服务,第三方面,和合作伙伴建立一个合作服务,合作伙伴包括自身企业本身的质量部、IT部,库管,运维部等等,还有第三方本地化的一些企业提供合作开发、合作验证、安装培训、运维管理,服务于企业日常的运维需求,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服务的创新和支撑。
第三部分,介绍一下我们医药冷链创新服务的一些实践和做的一些技术和案例介绍。这个是医药冷链的一体化平台的框架,实现从生产,流通,仓储末端对不同系统的统一的接入和一体化管控的平台,满足企业基本的GSP的要求,冷链监测数据统一管理使用的需求,以及供应链温控的数据共享透明的需求,这个模式分两种,第一种是企业的搭建,定制开发,独立管理,其次是委托搭建,托管服务运营,还有就是冷链数据为企业所有,按照要求开放企业要求的业务系统。一体化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在这简单的介绍一下,一是实现数据汇集,识别企业内部不同厂家的冷链监测设备,实现冷链数据的汇聚,第二是数据的使用和分析,对于冷链节点的跟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冷链交付数据接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链条,并且通过数据的汇聚和分析,对承运商服务的时效性、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估,对整个企业使用的冷链设施的使用及监测数据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第三个就是数据的共享服务,通过冷链温控过程,对订单温控过程的时间授权给客户查询。第四是冷链风险管理一体化,平台通过对整个设施的监测状态,订单的运行状态制定对应的风控策略,实现一体化风险预警管理,这样就不用每个点上都设置相关的风险策略,做统一的风险管理。第五点就是数据仓服务,数据集中存储管理,外部监管,数据提供服务以及一些可追溯的服务,比如:特殊的疫苗,特药等等。第二个特点就是一个特性,基于阿里云和华为云的托管,降低企业系统成本和运行风险,保证了服务器,网络和数据的使用和存储安全。可以远程诊断,保障系统提升24小时不间断运行,保障客户数据的及时交付使用等这些功能和特点。
基于这样的平台,我们有一个展示版的功能,可以看到订单的保证客户看到我们对于订单的完成率、及时率、配送合格率的统计,以及订单的一些跟踪以及企业的一个订单热点分布。依托平台温度的展示,通过对我们的库区、三维和二维的形式进行展示,对设备的在线率,使用状况、报警数据、温度计量等等进行统一可视化的展示。
针对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我们给予了一个冷链一体化平台也是提供了一个冷链一体化全程服务,我们以物流订单为主线,实现从厂家、上游医药企业从干线到末端配送,到全过程冷链跟踪,实现关键作业点的操作和位置,以及温度数据的无缝连接,数据交付和订单完成率的统计,整个过程是对甲方承运商以及客户方均实行实时的跟踪,针对我们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异地减库的情况是非常合适的,我们能打通干,仓,配整个一体化的全过程的跟踪。
冷链系统的优化,诊断和风险管控方面也采用一些风险策略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基于设施及业务风险点,制定策略的触发条件、触发人和触发方式等等,通过一些物联网的传感器对于库车门进行联网监测,找到真实的风险点,留下记录,后续做风险评估和审计,动态风险就是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和箱体的状态,订单配送状态和时效、轨迹、电子围栏做一些风险的分析和预警。
这是冷链的认证服务中心,通过这个中心对供应链内使用的冷链设施的情况进行统一在线认证和信息公开,它的作用有几点,一是保障供应链体系内药品冷链设施的合规性,企业提供温度数据的同时提供设施认证报告,做到可追溯,减少反复认证的成本,推进报告电子化、无纸化。中心只是对认证编号和企业、验证单位、有效期进行认证和公开,详细完整的报告需要企业提供。
其他的服务,冷链设备设施租用服务,保温箱、包材、温度监控器、冷链平台等等。
零售末端托管服务,很多零售端不可能单独建立一个比较大的系统,一般是采用共同托管的服务和个性需求定制化服务。
冷链设备标准化验证服务,包括委托验证,提供企业自主服务验证、合作服务验证以及提供报告签名认证的服务,冷链设备设施的计量服务,包括上门计量、远程送检、合作校准服务,我们公司和无锡计量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是北京必创全资子公司,是冷链设备的服务商和运营商。我们的服务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在读产品,比如:保温箱啊,车载啊,还有库房产品,冷链验证平台,冷链的检测配套产品,温度计的计量,验证和租用的服务,我们是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己的实验室。基于物联网加云平台构建了公共的温控云服务,包括相关的产品,包括保温箱内置和外置产品,整个过程数据的交互、这是我们最新的的4G创新产品,能展示地图,通过无线的方式采集车箱环境的数据,能够进行定位,通过这个屏幕能够进行数据的打印,通过标签存储、主机存储、云端存储多种方式保障数据的完整。这是整个平台的温度数据、位置数据和报警数据。
标准化验证平台和采集设备,通过自动化、流程化、标准化、过程可视化还有自动数据的分析能力,自动生成报告,完成法规要求的验证规程,整个过程是一个SOP的操作过程,可以分步骤,通过我们的移动端来结合实现整个过程的标准化。
关于我们的冷链创新服务有的已经进行了实践,有的还在路上,希望各位行业专家和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我药供应链保留文章版权、解释权以及相关权益